卷墨书香学问厚,粉笔书尽平生求。
粗茶陋室未几愁,堂前无花花满楼。
一、学识丰富览万卷
苏桂宁教授,广东财经大学华商文学院院长,博士,博士生导师,教授,原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。1990年获暨南大学
文艺学专业
,获文学硕士学位,1995年就读于华东师大
现当代文学
专业,师从
钱谷融
先生,199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。
简短的一份介绍,概括了苏桂宁教授的人生篇章。在求学的道路上,他一步一个脚印,踏实而坚定地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大道。
学识的积累少不得学习这个过程,对于学习,或许有这么一句话让我们记忆深刻:“子曰: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。”这句小时候需熟背的论语,苏桂宁教授用行动来加以实践,自少年时起便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,也在不断追求学习的深度和广度。在谈到学习这一话题时,他提到“我觉得学习既是个人的,也是和社会相联系的。对于个人来说,我觉得应该要有一种学习的动力,一种很强烈的求知欲望,想用知识来充实自己,不甘于平庸。”在学习的道路上,苏教授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,学习于他来说并不是建立在外界给予的压力上,而是转化为一种内在的动力激励着他不断前行。
取得如今的成就,取决于很多方面,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对文学的热爱和他自身的毅力。学习的过程是辛苦的,但是学到一定的程度以后,就会进入到一个很好的境界,甚至可以感觉到自己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,苏教授则用自身的经历向我们很好地诠释了这个学习道理。
二、言传身教育学子
“师者,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!”老师的第一职责就是教育学生,在对于师生关系的问题上,苏教授认为师生关系包括许多方面,首要的就是“教学”关系。即在教学中共同学习,互助互敬,老师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教给学生,学生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。在教学的过程中,他把优秀学生定义为专业知识和品格的一个综合体。当学生勤奋好学,做到熟练地掌握自身专业知识,能够将知识与各方面的社会知识综合在一起,并且拥有相对全面的人格和品格的时候,这就是一位优秀学生。
勤勤恳恳做教育,踏踏实实忙生活,对于工作和生活,苏教授也能协调好这之中的分量。人类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要素,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,参与的活动类型亦非是单一的,应该要能协调好自身的工作。因为协调能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,一个人不仅要学会协调自己外在的东西和内在的精力,还要学会协调自己在不同的工作中的关系,如果他的协调能力越强,就说明他的能力越强。苏教授在几十载的教学生涯里,亦是始终坚持这一观点,他坚持合理地规划自身的工作时间与生活时间,平衡好教学与科研、工作与生活等关系,做到认真教学、努力生活。
三、润物无声促教育
教师不只是教书,并且要在品格上塑造学生。为师者,不应只传授书本知识,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。苏教授的教育原则与教育理念亦是如此,他认为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,必须让学生系统的了解、掌握这个专业的知识;在人品上,要让学生养成一个正确的、高尚的人格;在思维上,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。他更希望、更鼓励学生能够在知识和品格方面共同发展、综合发展。
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接班人,肩负着重大使命。苏教授指出当代大学的教育不仅是精英化教育,更是大众化教育。在精英化教育上,学生可以尽自己的能力和义务发掘自己的潜力,对国家、对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;在大众化教育层面上,大学生应该在大学期间丰富自己的知识、完善自我的人格,为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。对于成功,苏教授有他独特的理解。他认为,不需要用多么宏伟高大的目标来衡量“成功”,只要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,自由的发挥自己的能力,为社会尽自己的义务,做力所能及的事情,活出自己的精彩,便是成功。
四、专注科研成就高
教师传授知识,教育学生,不仅要熟练掌握书本的知识,更要加强研究学习课外的知识,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,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,这样才能在教育事业上发挥更大的作用。苏教授在教育事业上勤勤勉勉,在著书、学术研究等方面亦是硕果累累。在科研中,他主要致力于
文学与文化
问题以及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,出版有个人学术理论专著:《艺术人格论》、《宗法伦理精神与中国文学》《消费时代,中国文艺的价值演变》《20世纪初的中国文化选择》《20世纪中国市民形象与市民文化》《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与现代知识生产》等7部,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,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、教育部“十五”规划项目,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。
苏教授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,对于文学的热爱也有增无减。他十分热爱自己所研究的学术理论,不仅对学术问题有强烈的求知欲,还对于学术研究有着坚定的毅力,始终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、积累自己的知识。
作为一名师者,他在工作中如春雨润物无声,埋头苦干,在不倦中追求完美的教育人生。辛劳几十载,用岁月育桃李,亦甘之如饴。
不计辛勤一砚寒,桃熟流丹,李熟枝残,种花容易树人难。
幽谷飞香不一般,诗满人间,画满人间,英才济济笑开颜。
(图文/校记者团 责任编辑/党晋云)